上海的练塘也是水乡古镇,但给人的感受却与朱家角不同。朱家角以商铺林立的繁华古市街,高墙窄巷的幽静古宅区,充分体现出它古代市镇的特征。练塘镇沿市河两边石板街上的老房子,既不像某些江南古镇现在商铺遍地开花,也没有重门深锁,居民完全保持着一种自管自生活的原生态,不“作秀”,也还没有染上浓重的商业气。如果不是亲自到那里,真的很难想象热闹繁华的上海居然有这么个安静的小镇。
中国的古镇众多,练塘实在也算不上有特别出彩的地方,如果说有什么是独一无二,那就是“陈云故里”的头衔。练塘说起来也算是红色小镇,曾经这里也衍生出许多壮烈的革命故事,而陈云,这位低调的中央领导人就出生在这里。
古镇区在镇中市河两侧,隔河相望的两条石板路,一条叫上塘街,一条叫下塘街。经过近年整治,修复了条石驳岸2638米,各式水桥、河埠平台69处,明清建筑1.8万平方米。在市河边徜徉,两岸是整齐的石驳岸、水码头、整洁的石板路、公共厕所,老树成行,绿荫浓密,时有花坛吐芳,延绵千米。上下塘老街的建筑凸现出清末民初江南集镇民居的特点。
上塘街大概是从前的商业街,现在还留有几家米行、酱园、竹木行、南货店、烟杂店。练塘盛产薄稻米、茭白、青虾、鱼蟹,从街上的建筑式样和早前商铺的痕迹来看,从前应是很热闹的交易和货运中心。上塘街的建筑基本是两层楼,没有院子,临街花格长窗,推门就进屋,很像那种前店后宅的老式商铺作坊格局。街中段有座三角形过街骑楼,楼下一侧是杂货店,一侧是家书印社。一座原先的酱园贴水而筑,从河对岸能看到墙上大大的“酱”字和运货的私家码头,二楼那个带木栏杆的大晒台,既是堆栈,又是纳凉观水景的好地方。仅有的两座当街有院子的老屋在街两头,西头那座石库门老式酱园已成了民居,街东头那座旧院,拱形门券上“青浦第二警察分局”几个字仍很醒目,足以证明几十年前练塘曾是青浦重镇。
下塘街基本是三合、四合院宅,圆头山墙,粉壁黛瓦,临街的窗户都开得很小。从偶尔半开的院门望进去,窄而进深。推开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颜安学校的院门,回廊、照壁、小园,仍然保留了早年书院的格局。校园旁边还有座建于清代的哥特式天主教堂。修葺一新的陈云故居和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也在下塘街。这些历史人文建筑,使下塘街多了几分文化气息。
两街的居民习惯明显不同。下塘街较为封闭,难得见到居民当街而立。而上塘街上,三三两两的阿婆坐在屋前树阴下,手里做着针线活随口闲聊,全不理会偶尔经过的游客,即便是拎着马桶上公厕的妇女,遇到游客也只是笑笑。傍晚时分,临街长窗飘出电台里的苏州评弹声、家长里短的本地话音和炒菜的香气,散落河面,洋溢着浓浓的“原汁原味”的水乡古镇生活情趣。
练塘镇已有上千年历史,老辈人还记得原先叫章练塘,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还在河荡操练过水军。古镇区时时可见古迹。横跨市河的桥梁中,有6座元、明、清古石桥。建于1343年的顺德桥,桥面、桥栏均用花岗岩长条石架成,全桥三跨22级,是具有元代特色的柱式石桥。镇西南的西林古杏村为旧时练塘八景之一“圆通朝爽”遗址。
练塘镇区还有汾湖、叶厍荡、钱盛荡,东临泖河与松江天马山等云间九峰相望,形成三泖行帆、九峰列翠的绮丽景色。练塘的5000亩人造森林和佘山的1万亩人造森林建成后将连成一片。晴日碧空登上镇中的古泖塔,上海郊野惟一的自然山水风光尽收眼底。
从市河中寂寞的竹篷木船来看,练塘不是没有开发古镇区旅游景点的设想,只因知者甚少。青浦区还有一处原为上海“桥乡”的古镇金泽,至今尚存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8座古石桥,其中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,虽然距朱家角、大观园只一箭之遥,也同样因为缺少知名度而游客寥寥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邮箱:2466368147@qq.com 删除,多谢。